【精华】有关奶奶的作文500字汇编九篇
在日复一日的学习、工作或生活中,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,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,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。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?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奶奶的作文500字9篇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我的奶奶啊,已经是个七旬老太了个儿不算高,胖墩墩的满脸是皱纹,一副慈祥的样子。你别光看表面,其实啊,她十分勤俭节约,但给我们家“丢”了不少“脸”。你一定会想,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怎么会丢脸呢?别急,听我慢慢道来。
有一次,我和妈妈同奶奶去逛街。只见奶奶眼睛一亮,看到两个空啤酒瓶子正静静地立在一棵参天的大树下,心里不禁沾沾自喜。妈妈正在一家店外欣赏一件她看中的大衣。奶奶正准备把啤酒瓶拿起来,捡回家去。我眼疾手快,为了我们家的“荣誉”问题,急忙拉住奶奶。奶奶身体中好像有“二十四牛六虎之力”,已经和啤酒瓶“零距离接触”了。“啊??”我不小心喊出了声音,于是,整条街的的人都来看热闹。妈妈看到大家都用奇怪的目光看着她身边??我和奶奶,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,便转过身来,看到我的脸已经成了“猴屁股”了。“快,快来,帮,帮我……”我上气不接下气地吐出几个字。妈妈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,便扑过来助我一臂之力。只见奶奶两眼炯炯有神地盯着两个啤酒瓶,额头上渗出了豆大的汗珠。来凑热闹的人更多了,形成了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交通大堵塞!我联想到童话故事里的“拔萝卜”,感到好笑,手一松,奶奶拿到了两个啤酒瓶。她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,真是个名副其实的“老顽童”。不一会儿,交警来了。妈妈弄清楚情况后,向交警叔叔又是赔礼,又是道歉。
奶奶给我们家的仓库“吃”了许多“东西”,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,连一分钱也没给我留,呜呜!
我就是有这么一个让我又可笑又可气的奶奶!
5年前,奶奶不是这样的,那时她耳朵没背,腿脚也利落,头发更是梳理得一丝不乱,神情中总透着一副不易亲近的威严。
奶奶年轻时,做了一件在当时看来非常出格的事——和嗜好的爷爷离婚。那时离婚不像现在这么简单,居委会调解,双方单位调解,甚至民政局都帮着调解。我一直认为,当时离婚率低,和高难度的离婚方式有关。奶奶不是没给过爷爷机会,可惜爷爷本性难移,她认为这对姑姑和爸爸的成长不利,于是咬紧牙离了婚,独自把两个孩子拉扯大。她对孩子要求极严格,犯错误后经常拿藤条抽他们的手心。
爸爸刚参加工作时,单位的同事总爱招呼他一起玩牌,爸爸觉得同事之间的应酬不好拒绝,便去了几次。奶奶知道后很伤心,认为爸爸遗传了爷爷的基因,必须狠狠扳过来,于是她拿出多年不用的藤条。那年爸爸都25岁了,自然不想挨打,可奶奶始终虎着一张脸,他只好伸出手掌,并像小时候那样闭上眼睛,没想到落到他掌心的,却是奶奶的眼泪。从此,爸爸再也没玩过牌。
据妈妈讲,她刚嫁过来时,奶奶颇有一副恶婆婆的架势,虽不用早请示晚汇报,家务活儿却一点儿也不能马虎,衣服要熨得不能有一个褶子,桌子沙发要每天擦拭,地砖上更不允许有一根头发。对此,妈妈暗地里是有些抱怨的,可她不敢明言,奶奶单是皱一皱眉她都害怕。我和哥哥跟奶奶也不亲。于我们而言,她更像一个大家庭中严苛的家长,而不像“奶奶”。直到大哥的儿子晨晨出生后,奶奶才有了一些改变,不但和蔼了许多,偶尔还和我们开玩笑。晨晨是她的第一个曾孙,很讨她欢心。可惜,晨晨一岁时,奶奶就得了老年痴呆症。
奶奶痴呆后懒散了很多,连向来梳得一丝不乱的头发都不爱打理了,有时候妈妈张罗着给她洗头,她竟像小孩儿一样躲在卫生间不肯出来。
中国式的老一辈往往溺爱孙子辈,那一刻不停的教导和有理无理的庇护都是奶奶的爱。我就有一位这样的奶奶。
小时候,除了爸爸没人能管住我,因为贪玩,期末考试很不理想,免不了打电话叫家长。父亲得知消息后,怒气冲天,绕着家追着我打。无助的我只能向奶奶寻求庇护。那一次,奶奶把我护在身后,冲着爸爸嚷嚷:“看你把孩打的,孩子知道错了,还跟个老鹰似得撵着打!”我躲在奶奶身后,看着奶奶穿着黑布褂的后背拉风箱似得一起一伏,我更感到爸爸的无情,因此更加委屈,泪哗哗地往下流。
奶奶呵斥住爸爸,转过身来,弯下腰,柔声细雨地安慰我:“别理你爸,咱以后不那样玩儿了啊。”说完,又拉着我的手去买糖,掏出积了许久的一张张毛票,为我买零食。我在奶奶的怀里吃着零食停止抽噎,又露出甜甜的微笑。
我的奶奶不许别人欺负我,却总爱与我坐在一起,也不是逗我玩儿,纯粹就是在唠叨。估计年龄大了,整天教我要孝亲敬长,教我要以礼待人。
有那么一次,我用言语冲撞了妈妈,奶奶就有了意见,“你妈天天那么忙,辛苦赚钱养你,你还不懂得感恩,奶奶不喜欢这样的孙女儿,以后不给你买好吃了。”我刚有了一点眼神的反抗,奶奶那话匣子就由此打开,什么小小年纪就冲撞大人,长大肯定是个白眼狼;什么在学校学的做人的道理都白学了,一唠叨半小时就过去了,我也被唠叨麻木了,奶奶这才停止滔滔不绝。
我的奶奶,不管是庇护我还是孜孜不倦的唠叨我。都那样和蔼可亲,那矮小宽阔的身板和那老了还依然目露锋芒的眼神,却使我怀念,怀念那样一个中国式奶奶。
你知道在我家里,做饭、洗衣、打扫卫生、管理财务这些都是谁做的吗?告诉你吧,是我的奶奶。
我的奶奶年过六旬,身体却依然硬朗,总是笑嘻嘻的。奶奶个子不高,胖胖的,圆圆的脸上镶着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,笑起来就像一对月牙儿。别看奶奶温柔体贴,她做起事儿却十分利索,奶奶可是我最敬佩的人呢! 奶奶做得一手好菜。什么鱼香茄子、麻婆豆腐、青椒肉丝样样能行,把我们一个个养得胖胖的。俗话说: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奶奶可是买菜高手:哪种菜好,哪边菜鲜,哪里合算。她一清二楚,所以做出来的饭菜特别好吃。
奶奶还把家管得井井有条。奶奶虽然没有文化,但是她做事从不马虎,遇事从不慌张,还很相信科学,一点不
迷信。记得那次我发烧了,她不仅没有拖延病情、胡乱医治,而且还飞速把我送到医院,给我合理安排食物,使得我很快就好了。
而奶奶最令我敬佩的却是她的“忘我”精神。早上,当大家都还在睡梦中时,奶奶就已经起来了。她打开电筒,摸索着走向厨房,为我们做早饭。等我们都去上学以后,奶奶才自己吃一点,然后做家务。中午,奶奶又忙着去接孙子,回家做饭。送走孙子以后,奶奶又开始做家务。下午,当我们都回家时,在厨房里又可以看见奶奶结识的背影直到晚上,奶奶还在忙碌着。月亮映在她脸上,我看见了奶奶额上深深的皱纹。
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,为了她的儿孙,不惜牺牲了她的一切。她从不求回报,就连我们想帮着她做事,她也微笑着摇摇头,叫我们快去做作业。一天又一天,一月又一月,一年又一年,时光匆匆流过,而月亮低下,总看得见苍老的她。
奶奶对我的真心照顾和爱护已十余年了,在这期间唯一忘不了的是奶奶日渐消瘦的`脸庞,日渐白稀的头发,那双日渐粗糙且布满皱纹的手。
从未仔细地看过奶奶的这双忙碌与劳累了大半辈子的手。
是妈妈那双温暖而细腻的手,使我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步;是爸爸那双有力而结实的双手教会我做人的道理;是爷爷这双大而有茧子的手让我懂得了更多的坚强。
奶奶的手呢?难道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它不曾出现过吗?不!它出现在家人广大的视线中。默默、无私的做着平日里最平凡、琐碎的事情,但这些事情恰恰是最重要的,一样都不可缺少,如:烧饭、扫地、喂鸡、下田劳动……
回过头再来瞧瞧奶奶的手:整只手基本上干燥得失去了水份,手背上有些灰斑点,指甲与皮肉的缝隙之间有着难于洗去的土地的颜色,也许只有抹上不少的润油膏才能使手有点光泽、水分与活力吧!
在家里最有文化的是爸爸和妈妈,而最没有文化的则是奶奶,她大字不识几个,记得曾经我问奶奶您为什么不去上学呀?奶奶勉强地露出笑意告诉我说:“不是不想,而是家中太穷,兄弟姐妹有不少,所以按照当时的思想观念,把这个读书的机遇让给了家中唯一的大哥。”因此,奶奶对我说,她这双手什么都能给我,唯一给不了的是知识。
是的,奶奶的手确实给了我不少,它给了十余年的关爱、呵护、帮助……春、夏、秋、冬,哪个季节奶奶的手会在梦乡呢?
现在看来,奶奶的手让她证明了她的付出,她的手饱经风霜,不但粗糙,到了冬天甚至会有些干裂,但是手上在田里劳动时不小心留下的伤疤,至今依然依稀可见。
啊,一双多么勤劳伟大的手创就了一个如此伟大的奶奶啊!
奶奶80岁后头脑就不大清醒了,还有点儿耳背,我们都得扯着嗓子和她“喊话”,她却一副不耐烦的样子:“别喊,我听得见。”可是稍微放低几分贝,她又会追问:“你说什么?”简直让人哭笑不得。我时常会恍惚,感觉她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,我们不大了解那个世界的情况,她也不太关注我们身上发生了什么,可我反而觉得这样的奶奶,好玩又可爱。
有一天,她有些发愁地问我:“你有25岁了吧?”
“马上过30岁生日喽,奶奶。”我苦笑一下。她糊涂后便搞不清自己的年龄,我们的岁月也被连带停滞不前了。
“啊?”她好像很意外,“那你结婚了吗?”
我这下彻底被雷翻:“这您都不记得了?好好想想。”
她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:“是不是上个月结的?我好像去吃喜酒了。”
我摇摇头:“上个月是您外孙女小凤那宝贝儿子的满月酒,我还没男朋友呢,您给我介绍一个呀?”
“小凤什么时候结的婚?”她有点儿伤感,好像我们没有通知她似的,其实小凤结婚她去了,还闹着吃了一个四喜丸子。很快,她便不纠结小凤的事了,又挺不满地质问我:“你都干吗去了?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,你爸都15了。”
我笑着反驳她:“您30时我爸也就8岁。”她不服气地哼道:“就是15。”
“好,15。”经验告诉我,最好不要和有着耳背和糊涂双重“优势”的奶奶争论。
晚上我们围坐在一起打牌,我说起奶奶的那些胡话,一家人被逗得乐不可支,嫂子还故意学奶奶:“你都干吗去了?”奶奶拿起拐杖要抡嫂子,其实也就吓吓她,因为她从来没真正打过谁。
我们之所以每晚支牌桌是为了奶奶,这两年打牌是她唯一的乐趣,为了让她只赢不输,我们全都学会了不动声色地喂她牌。爸爸照例是不能上牌桌的,因为奶奶不许。
老家高楼连苑起,灵兽守门明光里。
爷爷奶奶响应建设“美丽新农村”的号召,在村委会的统一规划下,将老家那两层石头砌的“危房”拆了,建起了小洋楼。奶白色的环保漆被石头围墙簇拥着,鞭炮花点缀着,墙里的果树陪伴着,真是旧貌换新颜。雕花的大门一打开,西面的那间石头小屋与周围的一切显得格格不入。
推开那扇厚重而古老的木门,随着“吱呀”的轻喃,那种陌生的年代感一下子扑而来。爷爷说这间“灶脚”是奶奶的“回忆小屋”。爸爸说这间屋子是奶奶的“博物馆”。斑驳的墙上那件灰扑扑的蓑衣下是一个体型庞大的土疙瘩,红砖砌成的灶身,两个小拱门似的灶膛坐北朝南开放着。白瓷砖铺成的灶面,两个大“鼎”像两只巨兽的眼睛嵌在灶面上。最有意思的那根圆柱似的烟囱穿过屋顶的瓦片直冲云霄。
伯伯说:“这里是美味佳肴的制造所,小时候我们兄弟姐妹总是围着灶台转,冬天冷的时候,手轻轻放在灶膛口,整个身体都暖和起来了。”
奶奶接着伯伯的话茬子说:“就属你爸爸嘴最馋,我叫他抱点柴火来,他呀扔柴火的时候还得顺带一块地瓜……”我听得直乐,似乎看到屡屡青烟从囱中飘向天空,劳累了一天的他们辘辘饥肠有了安抚去处。这时,姑姑的手机里传来“又见炊烟升起,暮色照大地……”此时,我知道灶是温馨和谐暖融融的载体。我仿佛一下子看到了陶渊明“暧暧远人村,依依墟里烟”十足的乡间生活画卷,诗情又画意。
如今,老家已叫老家,“灶脚”也有了时尚的名字“厨房”。电饭煲、电炒锅、燃气灶、电磁炉十八般新式厨房用具早已领风骚好几年。奶奶的“大灶”却还在逢年过节炊糕派上用场,那种人间烟火味瞬间在心中复活,感觉柴火蒸的年糕香味特别足,就是一块白玉似的圆盘,就颜色都能勾起我们小辈的无限食欲。你想,寒冬腊月溯风呼啸的日子,一家人在灶火融融的灶边来来往往,那浓浓的烟火味,暖融融的温馨氛围,无间的亲情就会填满整个灶间,人间天伦之乐就在身旁围旋,久久地,久久地……
每次读到“枯藤老树昏鸦”这句诗时,我总会想起老家的那株苍老的葡萄藤。葡萄摘完之后,叶子就开始往下掉,从深秋到冬季,葡萄藤就孤零零地站在那里,枯瘦的藤虬龙般缠绕着。有时候回去,我就静静地站在它面前。似在欣赏古老的风景,倾听生命的絮语。
曾经,这风景里,这葡萄藤下,还有一个人,一个深爱着我也让我挚爱一生的人——我的奶奶。
那个夏日的午后,我们就坐在碧绿的葡萄架下,温暖的风拂过脸颊。奶奶说,这棵葡萄藤在他的生命里已有10个年头了。在我之前,每年,他总会摘下一串最好的葡萄给爸爸吃。后来,她就把最好的留给我吃。
在那个凉秋时节,我乖乖地坐在屋里,凝望着她,她搬张凳子,站在葡萄架下,微倾着身子左看看,右看看,终于选中了一串,用剪刀去剪,剪好后,用手小心的托着,探下身子走下凳子,将葡萄放入篮中,又站上凳子,去剪另一串。我看着她那每一个细微而又缓慢的动作,终于忍不住走出屋子站在她旁边。她责怪我怎么出来了,会着凉的。我只是微笑,被骂是一种幸福。
又是一年秋天,一场秋雨,把葡萄藤下的葡萄一并打落掉在了地上。奶奶全然不知,她已经生病住院了。爸爸从超市买来了葡萄,让我送去给奶奶,就说是自家结的。
奶奶躺在病床上,惊喜地看着我,我却不敢看她,她瘦了好多。她见到了我手中的葡萄,说:“怎么,家里结葡萄了?”“嗯,爸爸摘了放冰箱里的。”我吞吞吐吐的回答。“你爸也真是的,怎么不等我出院了回去摘?玩一个到手了怎么办?”我的心似乎被堵住了,我怕忍不住,连忙转过身去。“今年的葡萄怎么有点酸啊?一定是多雨吧。”奶奶边吃边说。我的心隐隐作痛。
曾经,且听风吟;曾经,盈满甜蜜;曾经,忍住流泪。
如今,那个人已不在,偶尔回去,唯有那棵葡萄藤依然守在那里。看着它,那些熟悉的画面又浮现在我的眼前。思念,涌上心头。
奶奶啊奶奶,您哪来的那么多烦恼?
——题记
所谓的“弯得福”
一次,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爷爷家,我和妈妈做英语发声练习,爸爸和奶奶在厨房里忙,做完之后,我去厨房里看了看有什么好吃的,当我看到最喜欢吃的火腿肠放在案板上时,大叫一声:“wonderfulsercet!”奶奶一下子没反应过来,一头雾水地问我:“弯得福?”应该是因祸得福啊,你绝对说错了!”
我尴尬地跟奶奶解释:“英文,弯得福,就是太棒了的意思。”奶奶愣了一下便开始了:“这些中国人非要学洋鬼子……”奶奶开始了长达七分钟的演说,来了,还不忘一句:“愁啊,这年头变了!”
一句“wondeflul”就能迷了奶奶的耳,迷了奶奶的头,烦了奶奶的心。
奶奶看时髦
时间过得真快,转眼过了三年,变了城市,变了国家,没变的,是奶奶的烦恼,奶奶的心。
又一次来到了奶奶的家,为了这一天,奶奶花了不少心思打扮,还穿了一件今年流行的松垮的上衣和一条紧身牛仔裤。
一到奶奶家,奶奶就笑了,可又一看,妈妈马上又是一张严肃的脸。她悄悄问妈妈:“闺女啊,我儿子是不是今年穷了?”妈妈茫然地回答:“没有啊!”“别骗我了,你看你穿的,上面就块布随便裹了一下,裤子还小了,你看看你!”
妈妈哭笑不得:“妈,这是时髦,今年就流行这么穿。”“好好好,我说不过你们年轻人。”奶奶起身就走了。
当我们要回家的那一天,奶奶塞给妈妈几百块钱,对妈妈说:“以后想买啥买啥,别再穿得这不合身的衣服了。”妈妈不知所措地在那儿站着。
时髦迷了奶奶的眼,烦了奶奶的心。
尾声
奶奶,多看看现在,看一看,时代变了,别再有这么多烦恼了!
文档为doc格式